<listing id="l8bjn"></listing>
    <bdo id="l8bjn"><delect id="l8bjn"><tr id="l8bjn"></tr></delect></bdo>

    <mark id="l8bjn"><output id="l8bjn"><pre id="l8bjn"></pre></output></mark>

    <tt id="l8bjn"></tt>
        1. <ins id="l8bjn"></ins>
        2. <u id="l8bjn"></u>

          山東深化農業社會化服務 “土地托管”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3-05-04 10:05

          山東滕州鮑溝鎮鑫劍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春季植保。 鮑騰 攝

          “我們平時在工廠里上班,農忙時也不能總請假。家里老人年紀大種不了地,我們就把地交給村里辦的合作社進行‘托管’,省心省力每年還能拿到租金。”山東臨沂費縣石井鎮翼城村村民劉勇說。

          近年來,臨沂市費縣以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為主線,引導村集體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將土地流轉到村合作社統一交由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托管經營”,推動了農業經營方式從小農戶“單打獨斗”到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轉變。

          噴防一體無人機助力稻秧機械化種植。 周廣慧 攝

          據費縣新莊鎮富隆村黨支部書記孫立峰介紹,以前農戶種地都是按照劃分的田塊,播種時間和成熟時間都不同步,田塊之間作為分界的部分也被閑置。開展農業生產托管集中連片作業后,可以打破土地界限,實施農地整理項目,對農田中的廢舊坑塘、溝渠、田埂進行平整,把細碎、零散的地塊加以集中,實現“小塊變大塊、多塊并一塊”的規模化經營。

          據統計,目前,臨沂費縣共發展“雙社聯合”“村社共建”村集體223個,規模化托管服務面積13.2萬畝。“土地托管”已使該縣糧食種植面積增加了3%。

          在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的當下,“土地托管”服務讓越來越多農民當起“甩手掌柜”,在保證種地收益的同時,還增加了工資性收入。山東棗莊滕州市東郭鎮羅莊村村民褚延斌便是受益者之一。“不僅不用自己種地,而且還能在城里安心打工,兩頭不耽誤,一年的收入很可觀。”

          圖為棗莊薛城區周營土地托管機械化作業現場。 薛城區委宣傳部 供圖

          滕州市供銷社是該市“土地托管”的“主力軍”,依托自身服務網絡、商品流通等優勢,積極探索“服務規模化+農民組織化”農業社會化服務新路徑,在當地加快復制推廣“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務”模式。目前,在全托管的7000余畝土地上,該供銷社實現了種子、化肥、農藥等“一條龍”、可追溯服務,更好地保障了糧食質量安全。

          同樣在棗莊薛城區,“誰來種地、怎么種地”成為該區近年來農業發展領域著力破解的問題。在全區糧食主產區周營鎮,薛城區在該鎮創新實施“土地托管‘紅管家’工程”,探索“支部引領+社企合作+全程托管”模式,目前全鎮已推廣土地托管行政村12個、連片托管地塊23塊,服務覆蓋2.1萬畝,累計實現糧食增產3000余噸、村集體增收90萬元(人民幣,下同)。

          據棗莊市薛城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土地“化零為整”有效增加了可耕地面積,通過機械化作業、農資集采,使畝均種植成本下降20%,畝均糧食產量增加10%,畝均效益大幅提升。同時,小農戶獲得穩定保底收益,讓農村富余勞動力解放出來投入第二、三產業,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圖為薛城供銷社沙溝為民服務中心。 薛城區委宣傳部 供圖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小規模農戶是該省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必須面對的省情、農情,散小的一家一戶生產是農業農村發展最突出短板。“山東社會化服務起步早,已基本形成貫穿整個生產過程的服務鏈條,因此需要進一步提檔升級,發展思路要向出臺統一配套的產業政策轉變。”

          上述負責人表示,山東將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原則,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用市場化的優勝劣汰機制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提高農業產業質量和效益,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完)

          分享

          熱點推薦
          韩国和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在线,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