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
集成电路产业链:海尔集团公司、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软件产业链:海尔集团公司、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计算机及外设产业链: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超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产业链: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小鸭集团家电有限公司。
?海尔集团公司、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众阳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
?山东半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齐鲁软件园、青岛软件园、济南大数据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威海电子信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
2022年,数字经济发展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省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其中,信息技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5500亿元,软件业实现营业收入85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左右。
2022年,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依托骨干企业、特色优势企业,新培育100家以上国家级和省级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实施200个以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突破重大核心关键技术30项以上。
2022年,实施“云行齐鲁 工赋山东”行动,两化融合指数达到117,保持全国前三。加快建设泛在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累计开通5G基站超16万个,实现确定性网络16市全覆盖,建成全国首个拥有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省份。
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软件、计算机及外设和智能家电4条产业链。引育一批“填空式”企业。建设一批“强基性”项目。
推动集成电路“强芯”。实施集成电路产业财政奖补政策。推动高清显示“补面”。加快推动青岛市显示模组项目进展。推动智能传感“提器”。推动整机终端“扩量”。充分发挥我省在整机生产方面优势。
提升软件“两名城”。支持济南、青岛对标国内先进软件名城,集中优势资源支持软件产业发展。培育软件“多名园”。打造软件“多名企”。推广软件“百名品”。
培强卫星产业优势。加快东方航天港、中科院空天院济南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推进元宇宙前瞻布局。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
培强一批领航型企业。引导资源向产业链“链主”企业集聚。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专业化园区。优化国产生态体系。
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能力。深化工业大数据融合应用。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差异化奖补政策,确保新开通5G基站6万个。
完善“链主”企业牵头主导、产业链联盟合作、产学研协同推进、要素保障服务的“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
对经济发展成效明显、社会效益突出的重点企业给予高质量发展资金奖励。落实软件和集成电路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加强招才引智力度,集聚一批紧缺型、引领型高端人才。支持重点用人单位依托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泰山人才工程,加大人才精准引育,支持人才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
加强与国内外头部企业重大战略合作,积极吸引关联度高的业务向我省迁移,建设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2月14日,泰山区2023年第一季度“项目开工大比拼”集中开工活动暨泓晟商务中心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今年山东将锚定“争当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核心目标,力争今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万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9%,推动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将山东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近年来,山东聚焦数字新基建新突破,大力推进“千兆城市”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记者从山东省通信管理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济南、青岛、烟台、淄博等12个城市已建成“千兆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1月13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工信息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通信管理局等省直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臧耀刚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5176354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